黑河做为边境老城,在4300多公里的中俄边境线上,有着极端共同的方位和效果。100年来,黑河因边而兴,因侨而旺,是中俄两国边境线上级格最高、人员来往最多、人文往来最深化的城市。建国70多年来这个边境老城由操控开展到“南深北黑、比翼齐飞”的抢先开展,成为国家自由贸易区最北片区,城市改变可谓天翻地覆。
这期我就带朋友们走进黑河,走进我的老相片,带你看看我国最北边城黑河的桑田沧海。这组相片便是黑河城市的开展史,便是我国历史性剧变的一个缩影。
这是拍照于1998年10月的一张老相片,地址为原区域边贸公司办公楼(现市委市政府)楼顶。相片中的小白高楼为无线电管委会,路的两头是正在撤除的民房和抛弃的犁地
这是拍照于2023年10月,与前一张相片相隔25年。无委会的小楼见证了这天翻地覆的改变。现在这儿充满了生机和生机。路周围的荒地已绿树成荫,无委会楼在左右高楼矗立中显得矮小了许多
这是1994年的通江路和中心街转盘道。一条大路,四周荒芜如野。斗室小贩小汽车是这条大路上的标配
2023年再看这条通江路,规范的双向八车道的景象大路,路两头人行道夹在早已成荫的绿树下,各式各样的车辆络绎不绝,人来人往,旧貌换新颜
这是1994年一同拍的另一张相片,相片里边的面积比前一张拍照规模更大,呈现了其时地标性修建“黑河建造银行大楼”。看到了通江路两边有平房、荒地、木材堆积出售等更多的细节,模糊可看到远处的供电局但仍然是在荒芜其间
转瞬过来看看2023年,相片中除能找到当年那个标志性的“建造银行”楼外,在远处还有一个被高楼和成荫的绿树包围着的“爱辉区供电局”的小楼,其它的都是历年所开展而来。这儿现在即有现代化规划的高层,又有欧式修建群,连续了黑河百余前的修建风格,是黑河修建群的一大特征
几百年来,来自山东河北河南及一些南边等区域的闯关东移民,与黑河区域的各族公民一同开发黑河,看护边远地方,抗击外来侵犯。新我国树立之后,很多转业官兵和几十万知识青年与黑河公民一道为黑河区域的开展建造献出了芳华,把热血和汗水撒在黑河这片黑色热土之中。
这是1984年从王肃公园原边防瞭望塔看向黑河西南边向。原老干部局办公楼和“红眼楼”坐落相片中心
1985年黑河在海兰街东段盖了一栋集中供热的七层居民住宅楼,在其时是最高的住宅楼,所以人们称为“七节楼”
这是从相反的方向看这三栋楼,这个“七节楼”还没有全完竣工。一同还可看到公里的老滑梯和海兰街的几栋平房
这是2023年8月,仍是同一个视点,但本来的瞭望塔早已不复存在只能凭借无人机找到相同的视点。相片中“红眼楼“还在,“七节楼”被遮住了一半,但它们的四周却是旧貌换新颜,找不到本来的容貌
这是拍照于1996年黑河的东部。那时东部还没有开发,只要大片建于1960、70、80年时代的红砖房,这儿寓居的大多是林业家族,这片地带也被称为“东牡丹江”。这儿有两个木材加工公司,一个是“黑河区域木材公司”,一个是“林业制材厂”。他们都有很多的厂房和很多的木材。周围还有一个专门从事木材运送的林业汽车队。后来是因为木材资源干涸,这两个本来效益最好的企业之一也被逼闭幕
这是2023年的“东牡丹江”地带。这儿早已没有了早年的容貌,假如不是有老相片比照,必定说不清楚本来的容貌
这是1986年黑河西部的一部分修建,最显着的是烟囱树立,阐明其时供暖仍是各自为营,停留在各烧各的锅炉阶段。相片中最显着的高楼是:原区域工业局大白楼、爱辉区供电局三层小灰色楼和白色供电局家族住宅楼,相片中还能找到西商场方位上的原第二小学(欧阳海小学)
前些年伴随国家领导和一些专家学者观赏时我曾对他们说,看我国是否开展和前进,不能只看北上广深等一些首要城市,看我国社会是否开展前进更要看黑河这样的老、少、边穷区域,要看我国的神经未稍区域是否开展前进了,只要象黑河这样的老少边穷和神经末梢区域开展前进了,我国才是真实的开展前进了。
这是我1985年拍照的一张相片,里边顺次能清楚地看到原计委老灰楼、海关办公楼、老电影公司(建国前为公安厅)、工人文化宫和边防接见会面房
在这同一个视点的相片中,只能找到计委老灰楼和海关原办公楼,就连其时觉得很宏伟的工人文化宫也淹没在楼群之中
这是1989年,相片中的平房区域是黑河老发电厂的新旧散热塔和储煤仓以及原二百(第二个)、石油公司等,高楼中有在中心街西部的原爱辉区财政局办公楼,农业银行等,远处是国际饭店
34年后2023年的相片中,保留了老发电厂的储煤仓并改造为城市博物馆,原爱辉区财政局楼已被装修一新,远处的国际饭店在群楼中不再那么巨大
这是1989年西部平房区。这儿除寓居着很多的居民外,还散布有第二公民医院、粮食车队、“二零七”、锅炉厂等单位企业,一条土路通往五中和气象局
2023年9月,前一张相片里边的民房和单位企业被规整的高楼所替代,只剩下一小点本来的路基
这儿的远景是区域老科委楼、民航售票处,二院门前居民区和一小点点的原第二粮店
这是文化街的西部,这儿有市交通局(建国初期至1960时代中期的黑河客运站)的后院,本来还有豆腐坊(橡胶厂)等
2023年秋日里的“东牡丹江”,只要远处矗立在江边的国际饭店见证这儿早已是换了人世
黑河,祖国地图雄鸡冠上耀眼的明珠,跟着东北复兴的春风,黑河桥头堡的巨大效果逐步显示。不管是在外工作的黑河人,仍是全国各地的朋友,黑龙江在开展,黑河在复兴,黑河欢迎您